許多高僧大德都因為持誦《妙法蓮華經》而進入禪定境界,因為持誦此經而開悟的更是不在話下。佛家語講:「不入法華,不知佛恩之浩瀚。」從古至今,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依法而修,得到現世安樂吉祥,往生極樂的。《妙法蓮華經》是偉大 釋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上所開示,為大乘初期的重要經典之一。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,明示不分貧富貴賤,人人皆可成佛,所以此經也被譽爲「經中之王」、「諸經中寶」。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《妙法蓮華經》最重要的揭示,在於明確宣說一切眾生皆本自具足佛性。這個革命性的教理告訴我們,每個人都擁有通往大覺悟境界的潛力,終將成就佛果。這個觀點澈底改變了傳統佛教的修行觀,為修行者開闢了嶄新的視野。」
本文內容:
- 大乘妙法蓮華經內容解釋
- 大乘妙法蓮華經之功德利益
- 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名句感應:還陽人自述經歷死亡的全過程
- 大乘妙法蓮華經的重點是什麼?
- 讀誦妙法蓮華經之殊勝處
- 誦完妙法蓮華經全28品需要多久?
大乘妙法蓮華經內容解釋
古德云:「開悟的楞嚴,成佛的法華!不讀《楞嚴》,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;不讀《法華》,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。」在《妙法蓮華經》的經文字句中不斷地重覆強調此經的功德殊勝,靈感無比。
此經是偉大 釋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上所開示,為大乘初期經典之一,有「經中之王」、「諸經中寶」之稱,由此知其功德之殊勝可見一斑,我們只要能聽見這部《妙法蓮華經》,就已經結下《妙法蓮華經》的殊勝成佛因緣。
「妙法」指微妙、究竟、圓滿、正確的法,即佛陀所說之法微妙無上,為不可思議、難得的真理。
「蓮華」喻此經之潔白、清淨、完整,在五濁惡世中,不為世俗所染;若眾生能從煩惱中出離,則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。
「經」是「契經」表本經上契諸佛之心,下契眾生之根機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之功德殊勝廣大,無法用世間數字量測說明,想要快速累積功德,成就解脫道者,應該多讀誦,一切的靈妙皆在經中,不可言說。
大乘妙法蓮華經之功德利益
《妙法蓮華經》記載,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法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以是功德、莊嚴六根,皆令清淨。」
此經之功德殊勝廣大,無法用世間數字量測說明。想要快速累積功德、成就解脫道者,應該多讀誦,一切的靈妙皆在經中,不可言說。
佛陀親口宣說讀誦《妙法蓮華經》能令人相貌端嚴。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,佛教修行者常常面臨一個共同的困惑──如何在無法親見佛陀的年代精進修行?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 (龍德上師) 的一席話,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。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佛陀早已涅槃,我們無緣親見,在座上聽經聞法,然而佛陀法語仍住世,正是我們依循的正道。」
在《妙法蓮華經》的〈隨喜功德品〉中,佛陀告訴 彌勒菩薩,如果有善信對別人說:「某處有法華法會,我們一起過去聽經吧。」若他帶著別人去參加法華法會,即便那個人只聽了一會兒就離開了,單憑這個功德,這位善信來世就可以生到大菩薩們所在的地方,身無殘疾,相貌端正。
在未來世,這個人的長相究竟有多好看呢?經文中有十分詳細地描述。比如,他的鼻樑長得高且直,不扁、不歪;額頭平正,沒有皮膚病;牙齒潔白整齊,不黃、不黑、沒有蛀牙;嘴裡不會長口腔潰瘍、口氣清香如優曇缽花。
佛陀說,上面所言,只是勸一個人參加法華法會的功德,何況有人能夠一心讀誦《法華經》,乃至如說修行,那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。
在眾多佛教經典中,《妙法蓮華經》無疑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。佛陀住世四十九年,《妙法蓮華經》是佛陀住世最後八年所說的法,也是大乘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經典。佛陀總結了過去四十多年的教法精華,提出諸佛教化眾生的各種善巧方便,其實只有一個目的,便是引導大眾邁向成佛之道。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,或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,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圓滿覺悟的佛陀。
近代天臺宗 倓虛大師便經常勸人,再忙也要讀《法華經》,即使無法誦讀全部,也可以每日一品為定課。因為殊勝的《妙法蓮華經》提供了六十種修行方法,包括受持、讀誦、書寫、為他人宣說等,一點一滴都是成就佛道的資糧。
念誦大乘妙法蓮華經名句感應:還陽人自述經歷死亡的全過程
《法華傳記》是一部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的重要佛教典籍,本書詳細記述了有關《法華經》的由來、傳譯及靈驗等事蹟。全書分為十二科,包括:
- 部類增減
- 隱顯時異
- 傳譯年代
- 支派別行
- 論釋不同
- 諸師序集
- 講解感應
- 諷誦勝利
- 轉讀滅罪
- 書寫救苦
- 聽聞利益
- 依正供養
在編纂過程中,《法華傳記》廣泛援引諸多佛教典籍,包括《大智度論》、《道生法華義疏》、《西域傳》等二十餘種,彰顯了其深厚的佛學底蘊和廣博的資料考證。《法華傳記》中記載了一個發生於唐朝貞觀三年的奇異故事,生動展現了《法華經》的神奇力量。
洛州有一位名叫虞林通的人,他發心想要誦讀《法華經》,卻因俗務纏身,多年未能如願。不料,人生無常,後來病重去世,魂魄被六位冥官帶到陰間一座大城門前。城門旁站著一位僧人,自稱是 藥王菩薩。祂對虞林通說:「你的誦經願望未能實現就離世了。我教你一個偈言,你要時時念誦。」
偈言是:「每自作是意,以何令眾生, 得入無上慧,速成就佛身。」
虞林通牢記於心,隨後跟著冥官進城,見到了閻王。閻王問:「有何功德傍身?」虞林通坦言除了剛才學會的偈子外,並無其他善行。於是,他便將偈子念誦給閻王聽。
此時,奇蹟隨即發生,偈子聲音所及之處,十八層地獄竟化作蓮花池,無數罪人得以解脫。閻王慌忙地制止虞林通,驚呼道:「這是《法華經》中的偈言啊!不要再念了,你快回陽間去吧。」
兩天後,虞林通果然甦醒過來,重獲新生。此功德殊勝之偈言,出自《法華經.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,其功德之大,足以度化無數罪業。正如佛經所言,「牛身一毛」尚能如此,若能完整誦讀《法華經》,其功德更是不可思議。
這個公案充分向我們展現了《法華經》的威力,啟示我們:
- 誦經的功德不可思議,即使是一個簡短的偈言,也能產生巨大的力量。
- 把握時間修行的重要性,不要讓世俗之事阻礙我們的修行。
- 當一個人學會佛法後,就能以佛法利益眾生,展現了佛法對於救度眾生的深遠影響。
這個故事不僅彰顯了《法華經》的殊勝功德,也鼓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修行,時時念佛,以期在關鍵時刻能夠得到佛法的庇佑與指引。
大乘妙法蓮華經的重點是什麼?
在浩瀚的大乘佛教經典中,三部被尊為「經王」的殊勝經典各具特色:《楞嚴經》以開啟智慧聞名,《華嚴經》被視為招致富貴的寶典,而《妙法蓮華經》則被譽為成就佛道的究竟法門。作為 釋迦牟尼佛在涅槃前夕,於靈鷲山所宣說的最後教法,《法華經》揭示了佛門最根本且最重要的知見。
法華經的核心教義:眾生皆具佛性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《妙法蓮華經》最重要的揭示,在於明確宣說一切眾生皆本自具足佛性。這個革命性的教理告訴我們,每個人都擁有通往大覺悟境界的潛力,終將成就佛果。這個觀點澈底改變了傳統佛教的修行觀,為修行者開闢了嶄新的視野。」
《法華經》經中明確指出,如來示現於世有其重大因緣,就是要引導眾生悟入佛之知見,這包括四個層面:
- • 開佛知見:開顯眾生本具的佛性
- • 示佛知見:指示成佛的修行方法
- • 悟佛知見:啟發眾生覺悟真理
- • 入佛知見:引導證入佛果境界
佛陀運用生動的比喻闡明佛法深義。祂將充滿苦難的三界比喻為火宅,說明眾生所處的世間充滿危險與痛苦。修行者通過學習佛法,逐步淨化心靈,最終能夠成就佛道。而為了救度不同根器的眾生,如來以三種車乘作譬喻:
- 1. 羊車:象徵聲聞乘
- 2. 鹿車:代表緣覺乘
- 3. 大白牛車:喻示最究竟的大乘佛法
這個比喻生動展現了大乘佛法能夠廣度眾生離苦得樂、超出三界的殊勝功德。這種圓融的教法使一乘佛法能更廣泛地接引有情,度化更多眾生成就佛道,因此《法華經》當之無愧地被尊為經中之王。
助印法華經的殊勝功德
這部經典的殊勝處不僅在於揭示眾生本具佛性的究竟真理,更在於為所有修行者指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成佛道路。它告訴我們,成佛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而是每個眾生都能實現的內在潛能。助印流通《法華經》具有無量功德:
- 幫助眾生早日脫離輪迴苦海。
- 讓更多人了解自身具有成佛潛能。
- 廣結善緣,改變自身命運。
因果轉化:從利他到自利
佛法教導我們,改變命運要從利他開始,這個原理如同物理學中的牛頓第三定律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」。當我們懷著利他的善念,自然會吸引善緣,與善知識相遇,彼此成就。通過助印流通《法華經》這樣的殊勝善行,我們不僅能夠利益他人,更能夠:
- 累積無量功德
- 增長智慧福報
- 創造人際善緣
- 加速成佛道路
《妙法蓮華經》是引導眾生走向成佛之道的無上法寶,幫助流通此經不僅能利益無量眾生,更能圓滿自身的菩提資糧。這正是經中所說「自利利他」的最佳實踐。
讀誦妙法蓮華經之殊勝處
在《妙法蓮華經》的最後一品,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中,普賢菩薩騎著一頭威風凜凜的六牙白象,帶著無量無邊的大菩薩們,到佛陀的座下聽經聞法。普賢菩薩在佛前發下誓願:「若有人在二十一天內專注一心,不僅勤讀《法華經》,更靜心思惟其中深義,普賢菩薩必會乘六牙白象親臨眼前。若誦經之人偶有遺忘,不論一句一偈,普賢菩薩都會細心教導,親自相伴誦讀,助其深入經藏,通達經義,在修行路上得以更上層樓。」
不只是 普賢菩薩,藥王菩薩、勇施菩薩等大菩薩也在佛陀前發願,如果有人流利地讀誦《法華經》,大菩薩們會保護誦經者,不被鬼神等擾亂。毘沙門天王、持國天王等也紛紛表態,祂們會擁護讀誦、受持這部經的人。
佛陀更歡喜地開示,如果有人在念誦《法華經》,祂會派天王、龍王等,到這個地方聽經聞法。
如此一來,誦經的地方就成了最殊勝的吉祥地,除了有虔誠誦經修行的行者,還有天王、龍王與法眷們的參與。由經中記載所知,此即為《法華經》殊勝處之一。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觀音山每一場舉辦的《法華經》法會,同時還結合八關齋戒。八關齋戒是佛陀制定的,在家二眾受持的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。」學佛目的在於出離生死,故在家二眾於此六齋日中的任何一日,至僧團中與出家人一起過出家生活,受持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、不著香花鬘、不香油塗身、不歌舞倡伎、不往觀聽、不坐臥高廣大床、不非時食等八戒,以長養出世善根。八戒中,前七條為「戒」,後一條正午之後不再進食為「齋」,合稱「八關齋戒」。用這八種方式,關閉八種罪過,得到清淨的戒體,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。
《受十善戒經》記載,八關齋戒有無量功德:
第一,不墮地獄。
第二,不墮餓鬼。
第三,不墮畜生。
第四,不墮阿修羅。
第五,常生人中,正見出家,得涅槃道。
第六,若生天上,恆生梵天。
第七,值佛出世,請轉法輪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是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,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,明示不分貧富貴賤,人人皆可成佛,所以此經也被譽爲「經中之王」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的第二十八品,亦是最後一品是〈普賢菩薩勸發品〉。普賢菩薩在佛前發願,會守護受持《妙法蓮華經》的人,消除誦讀此經的人所可能遇到的各類災厄。凡是有人讀誦這部經,普賢菩薩會乘六牙白象王,帶著無量的大菩薩們,到此聽經聞法。
如果二十一天內,有人一心精進,受持、讀誦此經,或靜坐思惟法華經義,普賢菩薩會乘著六牙白象於此人前現身。誦經人如果偶然忘記經文的一句一偈,普賢菩薩會教他,陪他一起誦讀《妙法蓮華經》,令他通達經義,更加精進修學。
法華會上,藥王菩薩、勇施菩薩等大菩薩也在佛陀前發願,如果有人流利地讀誦《妙法蓮華經》,大菩薩們會保護誦經者,不被鬼神等擾亂。毘沙門天王、持國天王等也紛紛表態,祂們會擁護讀誦、受持這部經的人。佛陀開示,如果有人在空閑處念誦《妙法蓮華經》,祂會派天王、龍王等,到這個地方聽經聞法。
人在沒有明白佛法之前,就有我執──一切都是屬於我的,一切都是我所有的,就有所執著;有執著,就有所罣礙;有罣礙,就有顛倒。恭誦《法華經》能得諸佛菩薩護念,既能消除貪欲,又能增長福報,還可以在未來世不墮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,可投生在佛國淨土。
從經典可知,我們只要能虔誠受持讀誦《妙法蓮華經》,依法而修,現世安樂吉祥,諸事平安順遂,命終得生極樂淨土。
誦完妙法蓮華經全28品需要多久?
《妙法蓮華經》記載:「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法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以是功德、莊嚴六根,皆令清淨。」此經之功德殊勝廣大,無法用世間數字量測說明,想要快速累積功德,成就解脫道者,應該多讀誦,一切的靈妙皆在經中,不可言說。
從古至今,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依法而修,得到現世安樂吉祥,往生極樂。宋朝有一位宋從雅,恭誦《妙法蓮華經》二萬餘部,禮佛百萬拜,迴向求生淨土,祈願能臨終無病且往生無礙。果然,在他臨命終時,是坐著自在往生的,得到西方聖眾前來接引。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 我們只要能聽見這部《法華經》,都已經結下《法華經》的殊勝成佛因緣。況且,一日之內受八關齋戒,同時恭誦一部《妙法蓮華經》,這功德大得不可思議。」
雖然恭誦這部經典的時間有點長,我們的身體難免會覺得勞累、不適,但是這一點點辛苦,值得我們忍耐。過去生我們以身、語、意造作種種的惡業,傷害眾生。而今有幸得上師三寶賜福,讓我們有福報可以受佛戒,同時藉著團體共修共福的緣分,來恭誦一部《妙法蓮華經》非常難得,只要能虔誠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、供養《妙法蓮華經》,請大家把握殊勝的機會參加!
觀音山 2025年3月2日(日)舉辦大乘《妙法蓮華經》祈福除障法會,匯聚全球善信法友,透過線上直播,不分時間、空間一起恭誦經中之王──《妙法蓮華經》,並持守一日夜八關齋戒,功德殊勝廣大不可思議!
🌺觀音山 大乘《妙法蓮華經》祈福除障法會
▣ 法會日期:2025年3月2日(日)
▣ 法會時間:早上8:00~晚上7:30(GMT+8)
一、法會開放全球直播,全程提供線上經文字幕,敬邀全球善信法友同霑法益。
🎬 觀音山法藏YouTube|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DaBeiFazang/
二、歡迎免費登記索取《妙法蓮華經》,於直播時一同恭誦。
❶ 官方蝦皮:少量訂書、取書更方便☞ https://shopee.tw/g.y.s
❷ 填寫「觀音山 法藏文化叢書 法寶免費結緣申請單」☞ https://fazangbook.org/Order
三、無量功德──八關齋戒
歡迎十方善信法友把握殊勝難得的因緣,早上8:00線上受持一日夜八關齋戒。
▣ 八關齋戒功德利益▸ https://bit.ly/4dAqT6V
四、可為現世親友、公司行號、閤家、個人登記「祈福除障祿位」;或為先亡祖先、冤親債主、無緣水兒、地基主等登記「超薦蓮位」;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。
▣ 祈福除障祿位、超薦蓮位▸ https://bit.ly/3BIMIhG
(開放登記至3月1日晚上12:00前)
參考資料來源:
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:https://www.fazang.org/
觀音山 吉祥洲: https://news.gys.org.tw/
觀音山法藏YouTube:https://bit.ly/2BB175Z